永丰资讯网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多项政策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落实

2022-10-02 20:05:00

8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卫生》杂志社、健康报社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承办的2022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高峰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

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改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实践者以及大型公立医院的管理者近千人,分享医改实践感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会议共设一场主论坛,17场分论坛,话题涉及“三医”联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疾病预防控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供应保障等诸多改革热点话题。

对于新一轮医改来说,分级诊疗既是来路,也是归途。

分级诊疗的初衷,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近年来,广东始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瞄准分级诊疗三大评价指标,采取五项行动,践行“四个持续”,探索实践,久久为功,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落实,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建设目标。

01.

独创“县域内住院率”指标

评价分级诊疗是否真正落实,主要看三个指标,分别是县域内住院率、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以及人均预期寿命。其中,县域内住院率是广东省“独创”的指标。

2014年,广东通过对住院病人病案首页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以县域内居民年度住院总人次为分母,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总人次为分子,计算出县域内住院率。据测算,如果能够做到85%的患者留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就诊,10%的患者在市级医疗机构住院就诊,其余5%的患者在省级医疗机构住院就诊,相对合理的就医“金字塔”便可以形成。

因此,县域内住院率成为衡量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它提供了能够综合评价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权威量化体系,为深化医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和看得见的“指挥棒”,为卫生投入、资源配置、医保支付等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年以来,广东省以考核县域内住院率为总抓手,在基层能力提升、医保支付改革、财政投入机制、医院绩效评价等重点难点工作方面形成合力,有效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2017年以来,全省的县域和市域内住院率基本稳定在85%和95%左右。县域内住院率指标得到国家层面充分肯定,并在宁夏等省份推广。

在“县域内住院率”的带动下,广东医疗卫生资源得到科学合理调配,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近年来,全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稳定在26%以下,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3岁,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广东分级诊疗制度三个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均为良好,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十三五”时期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总体评估中,广东排名全国第一。

02.

五项行动构建就医新格局

分级诊疗三个评价指标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广东省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努力。这些行动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强基层,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硬件”方面,将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为县(市)第二人民医院,改造建设189家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488家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10000间村卫生站。“软件”方面,实施人才队伍增量提质工程。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补助事业费和岗位津贴。打出“千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每年培训全科医生5580人”“每年订单定向培养1400名大学生”等组合拳。累计充实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超过4.5万人。“机制”方面,激发基层队伍内生动力。开全国先河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将“两个允许”细化成“六个允许”。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推行“县招县管镇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单独开设“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系列。

二是登高峰,全力打造医疗卫生发展高地。通过委省共建、省市共建等方式,推动多个国家医学中心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广东。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全国首个中医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落户。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投入150亿元支持50家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统筹投入82亿元,建设五大国际医学中心。公立医院率先取消药品、耗材加成,价格总体补偿率达107.7%。遴选2个地市、3个县(市)、70家医院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2020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广东获A以上等级医院48家,居全国第一。广州市入选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三是促融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在粤东粤西粤北5个市布局建设5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全省范围创建市级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在城市主要推广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经验,在农村主要推广广州花都区“村稳”改革经验。完善与医联体发展相适应的医保支付、资源共享、薪酬分配、编制管理等政策措施,强化考核评价。全省共因地制宜组建城市医疗集团74个,专科联盟428个,远程医疗协作121个。在粤东粤西粤北15个地市的70个县(市、区),共组建10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排名靠前的5家高水平医院“一对一”跨区域紧密帮扶5个欠发达地区的高水平医院。73家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帮扶113家县级公立医院。

四是重协同,构建有序就医的诊疗新格局。医保支付政策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制定919种基层病种,实行同病种同分值同支付。以集采为突破口强化基层药品保障。落实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使用管理政策,全省拨付三批结余资金9亿多元。全面推进以市为单位自主选择省、广州、深圳三个平台开展药品集团采购(GPO)工作。健全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使用的省医保目录内药品达3000多种。出台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每年开展调价评估,“小步快跑”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

五是促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建设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省1967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业务软件和业务规范。20家省级医院、56家县人民医院、1145家乡镇卫生院、2377个村(含2277个省定贫困村)卫生站接入省远程医疗平台。开展信息便民“五个一”攻坚行动。居民电子健康码覆盖全省100%的三级、90%以上的二级公立医院。全省建成225家互联网医院,占全国1/6,并以网络医院为平台深化分级诊疗资源下沉。

03.

“四个持续”增强改革协同性

近年来,在多项改革措施综合作用下,广东医改取得积极成效,呈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局面。广东医改先后5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连续5年有改革措施获评全国医改“年度十大创新举措”;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经验相继入选中组部典型案例丛书和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等。

下一步,广东将继续践行“四个持续”,推动医改继续向纵深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取新增财力主要投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和职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全科,做好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推进社区医院建设。控制城市大医院盲目扩张,合理约束公立医院趋利行为,促进不同层级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

二是持续推动构建以健康为导向的医保制度。完善医疗保障引导机制,健全医保管理考核体系,促进人群健康。发挥医保的“杠杆”和战略买方作用,以DRG、DIP付费改革为抓手推动全民医保制度提质增效。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引导群众到基层看诊、基层首诊。

三是持续增强医药改革的协同性和系统性。巩固完善药品、耗材集采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挤压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水分。建立健全灵敏有度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深化人事薪酬和职称制度改革,努力做到一边把“蛋糕”做大,一边把“蛋糕”分好。

四是持续发挥信息化赋能深化医改作用。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医保、医疗、医药信息系统有效整合。优化集医疗、公共卫生、健康档案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化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作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

编辑|任君飞责编|张秀丽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靠谱的海外充值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永丰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