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资讯网

1920年,杨昌济逝世前,特致信章士钊:想救国,就要保护好毛泽东

2022-01-16 09:26:27

前言

图|毛泽东

杨昌济是革命烈士杨开慧的父亲,毛泽东的岳父。对于杨昌济,毛泽东曾深情地回忆说:“在我的青年时代,杨昌济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后来在北京成了我的一位知心朋友。”

杨昌济其人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曾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起自己青年时代的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授伦理学,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唯心主义者,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鼓励学生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

事实确实如此,自从杨昌济从国外归来,1913年任教于湖南省第四师范和第一师范以后,他和毛泽东之间就开始建立亲密的师生情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谊与日俱增。杨昌济不仅以他的哲学世界观、伦理学思想熏陶了毛泽东这个农家出身的青年学子,尤以他高尚的人格、廉洁的节操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赢得了毛泽东由衷的佩服。

1871年,杨昌济出生于湖南长沙县隐山下的板仓冲。板仓杨家世代以农为业,长期没有出过什么知名的读书人,一直到后来,他们开始注意培养子弟读书,家里开始涌现出人才。

杨昌济的父亲杨书祥便是读书人,一直在家乡附近以授徒为业,母亲向氏出身于书香世家,向家与杨家世代联姻,对杨家子弟有很深影响。

杨昌济从7岁时开始读书认字,而他的老师便是父亲杨书祥。

图|杨昌济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下,杨昌济发奋读书,几年之内就熟读了四书五经等儒学经书,涉猎了许多中国历史上有关哲学、政治、伦理等方面的典籍,特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著作。

为了应付科举考试,杨昌济还学会了写八股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在他的思想上曾经留下很深的烙印。

然而,杨昌济的父母去世都很早,8岁那年母亲去世,12岁那年父亲又不幸离世,这给杨昌济早年的生活留下些许阴影,但他没有被生活打倒,依旧发奋读书。

1888年,17岁的杨昌济和舅父所生的第二个女儿向振熙结婚。

“松桂一庭绿,雨声凄正繁。诗书从意读,景物未全残。幸有生徒乐,初无风雪寒。胡为常郁郁,天地尚平安”,这首《杂感》是杨昌济屡试不中之后,在教育事业中扎根后得到的感悟。

1898年,杨昌济进入岳麓书院读书,读书期间,他参加了湖南的一场维新改良运动,这一运动是由谭嗣同、唐才常等人组织的。不仅如此,杨昌济还加入了他们组织的“南学会”,积极同这些进步人士交流思想。

一直到戊戌变法失败,杨昌济终于看破了科举功名的虚伪和无用,从此下定决心绝意仕途。

与此同时,杨昌济的家庭生活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儿子杨开智和女儿杨开慧先后出生,他用自己的薪俸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肩上的经济负担也越发加重了。

图|杨开慧

就在杨昌济隐居乡间,感到前路茫茫之时,唐才常领导“自立军”起义的消息传来,这位曾推动湖南变法运动人物的壮烈牺牲,进一步使杨昌济擦亮了眼睛。

这时,杨昌济好友杨毓麟的思想相比之下更为激进,他暗中鼓吹和串联进行革命,并于1902年东渡日本求学。杨昌济深受时代潮流感召的影响,在亲友的鼓励支持下,他决定背井离乡前往日本。

1903年,杨昌济离开妻子和儿女,从长沙乘船赴日本,同行的湖南留学生有30多人。临行前,杨昌济改名怀中,表示自己即使身在异国,也会时刻心怀中华。

杨昌济到达日本后,先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学习期间十分刻苦,生活简朴,他相信“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每到假日便去游览日本的名山大川,以此丰富阅历,陶冶情操,这一点对后来的毛泽东也有很深的影响。

杨昌济学习成绩优良,深得学校领导的赏识。1909年,在杨毓麟、章士钊的极力推荐下,杨昌济前往英国进行深造。

1912年,杨昌济又去德国考察了9个月,期间还去瑞士游览了一番。

考察期间,杨昌济重点研究了国外的教育制度,同时还注意观察他们的政治和法律等各项制度,并作了详细记录,以便回国进行宣传和介绍。

考察结束后,杨昌济终于返回了阔别十年的祖国。

回国后,杨昌济曾去北京与老同学叙旧,对方认为湖南环境不好,劝杨昌济留居京城,对此,杨昌济厉声回答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吾誓必居长沙五年,教育青年!

此时,辛亥革命成功的果实已经被袁世凯篡夺,湖南政权也被立宪派政客谭延闿掌握。

图|谭延闿

杨昌济学识渊博,有长期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在教育界又有一定影响,谭延闿便想请他担任湖南省的教育司长,杨昌济托辞自己久居国外,对国内情况缺乏了解,便谢绝了谭延闿的邀请。

杨昌济早在回国前便下定决心,要以教书为己任。他曾在给一位在北洋军阀政府中任职同学的信中写道:今日之事,当从底下做起,当与大多国民为友。

杨昌济对毛泽东的帮助

后来,杨昌济先后应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师范、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和湖南商业学校的聘请,在长沙当了五年教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教学当中。

杨昌济和毛泽东相识最早是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当时杨昌济在省立第四师范教课,毛泽东也刚好考入该校,不久四师和一师合并,杨昌济便到第一师范任教,毛泽东随之也转入该校。

在湖南一师教书期间,杨昌济对毛泽东极为欣赏,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给予了诸多关照,而毛泽东也在后来回忆时说起,他在湖南师范求学的时候,最敬佩的两位老师,其中之一便是杨昌济。

毛泽东出身农家,好学深思,成绩优异,杨昌济十分赞赏这个学生,而毛泽东也对学识渊博、诲人不倦的杨昌济也十分敬佩。

图|杨昌济和毛泽东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一般家境贫寒,知道读书机会难得,学习都十分刻苦用功。杨昌济对这些好学向上的青年尤为器重,尽心竭力地加以培养。

杨昌济学识渊博,人品高尚,又注重实际,讲授的课很受学生欢迎和尊重。许多学生不仅上课专心听讲,下了课还会成群结队地去杨昌济家里向他请教,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都是他家的常客。

对此,杨昌济的儿子杨开智有过一段关于毛泽东到家里向父亲请教的回忆:1916年的暑假,杨昌济正在板仓家中度假,暑假期间的一天,毛泽东从长沙城出发,步行了一百二十华里来到家中,那是他第一次来板仓,在板仓期间,毛泽东曾以很大的兴趣浏览了杨昌济的藏书,特别是新订的书报刊,并与杨昌济讨论了一些学术问题。

杨昌济强调,人应该有一个好的体魄,他主张德、智、体要“三育并举”,长期坚持静坐、冷水浴、长途步行,并且热心地把这些方法传授给毛泽东,毛泽东对此深表赞同,身体力行,尤其是冷水浴的做法,这一习惯毛泽东保持了很多年。

杨昌济也十分愿意和这些青年交往,从毛泽东、蔡和森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身上,杨昌济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和人民的希望,曾挥笔写下诗句: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图|蔡和森

1915年,《新青年》问世之后,杨昌济对这本杂志尤其关注,他不仅自己认真阅读,还积极向朋友和学生推荐,后来还自己出钱买了一批,分赠给他的一些得意学生,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便在受赠者之列。

杨昌济曾组织过一个哲学研究小组,成员有黎锦熙、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每逢星期六或星期日的时候,这些人便会到杨昌济家讨论读书、哲学有关的问题。通过和这些学生的接触,杨昌济对他们的家庭出身、个人经历和品德学问都十分了解,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仅隔一山,而两地之语言各异。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务农,易于致富,富则往湘乡买田。风俗纯朴,烟赌甚稀。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反正时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

杨昌济写这篇日记时,毛泽东刚刚在一师学生掀起的一场驱逐校长张干的运动中崭露头角。当时,张干下令开除毛泽东等17名带头闹事的学生。

对此,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等教员出面力保,为毛泽东等人说话,迫于这些教员施加的压力,张干只好收回成命,对毛泽东等人的处分由开除改为记大过,使得毛泽东得以完成学业。

图|张干

没多久,杨昌济辞去了一师的教职,整整一年没有在一师上课,但是,他和毛泽东等一师学生的亲密联系并没有中断。

杨昌济和学生们的关系十分亲密,他还特别在家里为学生辟了一间客房出来,每次当这些学生们来的时候,亲密的谈话一拉就是几个小时,吃饭时坐下来一大桌,大家的去留都十分随便,不分彼此,亲如一家。

在杨昌济和其他进步老师的教导下,毛泽东、蔡和森等学生的政治观点和学术观点渐趋成熟,在经过反复讨论之后,他们深感要使个人和社会向上,除了统一的思想之外,结成一个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的团体也十分必要。

1918年4月,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新民学会成立了,而新民学会的成立与杨昌济的巨大影响是分不开的。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中曾提到,新民学会成立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诸人大都系杨怀中(杨昌济)先生的学生”。

在新民学会创立初期,杨昌济就十分热心地向这些青年们介绍、传播西方各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伦理观点,并传授大量中国古典学术思想和历史知识。

此外,杨昌济还会同这些青年严肃讨论当前的时事政治,鼓励他们参加正蓬勃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学风。

图|陈独秀和《新青年》

在新民学会的章程中,有“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的宗旨,有“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的纪律,这些都是和杨昌济一贯的主张相吻合的。

正因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杨昌济可以说是新民学会的精神导师,这个学会是在他的关怀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民学会早期会员萧三曾说:

“杨昌济先生对毛泽东同志和许多同志影响很大,杨先生并不善辞令,也不装腔作势,但他能得听者很大的注意与尊敬,大家都佩服他的道德学问。他的讲学精神,使得在他的周围形成了认真思考,认真求学的一群学生——毛泽东同志、蔡和森同志、陈昌同志。每逢星期日,他们相牵去杨先生家里去讲学问道。杨先生是诲人不倦的,也很器重毛、蔡、陈等几个学生。”

杨昌济逝世前致信章士钊:救国必重二子

1917年,杨昌济在英国留学时的同学章士钊正在北京大学任职,并向北大校长蔡元培推荐了杨昌济,请他到北大担任伦理学教授。此时的杨昌济早已对湖南军阀张敬尧产生不满,同时也向往北大自由民主的学校风气,在接到蔡元培的邀请后,便欣然应聘,举家迁往北京。

1918年下半年到1919年上半年,杨昌济在北大出任文科伦理学教授,主要负责讲授两门学科,一门是“伦理学”,这是本科的必修课;一门是“伦理学史”,这是选修课。

图|杨开慧和毛泽东

1918年夏天,当杨昌济赴北大任教时,新民学会很多会员也从一师等学校毕业了,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希望继续升学,但是又苦于缺钱,即便是自学也要有栖身之所和生活费。

就在他们苦恼的时候,杨昌济从北京来信,给他们带来一个好消息:法国政府又继续来中国招募工人,正是赴法勤工俭学的好机会,这一消息很快得到大家热烈的欢迎和响应。

这年6月,新民学会集会专门讨论赴法勤工俭学问题,确定由萧子升、蔡和森负责进行联系,不久,蔡和森受学会委托来到北京,见到了老师杨昌济,并在后来写给毛泽东的信中转达了杨昌济的意见:希望他到北京来,一面主持勤工俭学工作,一面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以期打下“可大可久之基”。

8月中旬,毛泽东率领湖南青年20多人到达北京,但是由于当时赴法的准备工作还未准备就绪,这些青年分别进入北京附近的几个留法预备班学习。

在杨昌济的帮助下,毛泽东被推荐到李大钊主持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

为了帮助这些湖南青年筹措旅费,杨昌济给予了十分热情的赞助,他不仅帮毛泽东等人将一笔前清户部应退还给湖南的粮、盐税超额余款利息提取出来,而且毛泽东还通过杨昌济,向章士钊筹借到两万元钱,作为旅欧经费。

图|章士钊

在北京工作期间,毛泽东继续和杨昌济一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与此同时,在杨昌济的赞许下,毛泽东和杨开慧之间建立了真诚的友谊和恋爱关系,两人经常漫步在北海桥头,欣赏古都风光,一起感受着初恋的甜蜜。

1919年,杨昌济生病,住在西山疗养,后来病情转移,又转入到北京德国医院治疗。

同年年底,毛泽东等人为争取全国人民对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的支持,再次来到北京,期间多次到医院看望杨昌济。

1920年1月17日凌晨,病魔还是夺去了杨昌济这位勤奋学者的宝贵生命,而他在临终前与友人谈话时却说:吾意正,说罢,便溘然长逝,时年虚岁50。

杨昌济逝世后,蔡元培、范源濂、章士钊、毛泽东等20人,在《北京大学日刊》联名发表《启事》,“伏冀诸君子知交,慨加赙助。”

杨昌济一生埋头教育事业,无意功名富贵,家境并不宽裕。在西山养病期间,由于不能去学校讲课,按照惯例应该是没有工资的,但蔡元培对他特别加以照顾,按月给他发生活费用。

不仅如此,一些同乡好友还集资供给他的医疗费用。

图|蔡元培

25日,杨昌济在京的友人在法源寺为他设祭追悼,许多人都送了挽联,在蔡元培的挽联中有这样的话:“学不厌,教不倦,本校失此良师”,字虽不多,却准确概括了杨昌济的一生。

2月中旬,杨昌济的灵柩在夫人向振熙、儿子杨开智、女儿杨开慧、学生毛泽东等人的护送下,从北京启运,返长沙板仓故里。

杨昌济逝世后,胡适曾在杨昌济生前教材再版的《跋》中写道:“杨先生不幸于本年病殁。他是一个勤苦的学者,他临死之前不多时还有信托我向杜威博士要欧美最近出版的伦理学书籍,可见他至死不懈的精神……”

杨昌济虽然逝世了,但是他尽心培养的一大批学生,其中特别是参加过新民学会的许多学生,却像是早春的蓓蕾,含苞待放。杨昌济生前曾特别寄希望于毛泽东和蔡和森,在逝世前不久给友人章士钊的信中,他十分恳切地写道:“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士,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其中说的“二子”,就是毛泽东和蔡和森。

后来,毛泽东与杨昌济之女杨开慧结婚。此后,毛泽东始终对杨昌济家人的生活十分关心,建国后,他多次托人照拂,让毛岸英去给老人家祝寿,让毛岸青和邵华夫妻去看望外婆,还用自己的稿费按月给杨老夫人送去生活费,从未间断。

图|1950年毛岸英回乡与外婆一家人合照

后来的中国历史表明,杨昌济确是慧眼识人,毛泽东没有辜负老师即便是在病榻上,也不忘推荐自己的殷切期望。作为人师,得生如此,杨昌济的一生当是可以告慰的!


汉河电缆 http://www.dianlanba.com/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永丰资讯网版权所有